人形机器人Walker“探路”智慧工厂

5月16至18日,第13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9届恰佩克奖成功举办。本届活动围绕全球机器人行业前沿热点、核心技术、创新应用、商业模式,以及国家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进行重点探讨,剖析行业发展趋势,献策机器人产业发展瓶颈,推动我国机器人行业快速、健康发展。

f44d30758a7625d185ed5f

优必选科技副总裁、人形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付春江发表演讲

论坛上,优必选科技副总裁、人形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付春江发表了题为《当人形机器人遇上大模型》的主题演讲。他认为,人形机器人可赋予通用人工智能“物理载体”,从而打破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边界。在应用层面,通过构建领域知识图谱,提升类ChatGPT模型的生成质量并实现行业赋能。以智慧工厂为例,优必选科技此次展示了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的商业化应用新探索。

智能制造新探索

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,人口红利逐渐减退背景下,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指出,要着力开发和推广面向工厂、仓储物流等领域的人形机器人,深入推动智能制造有很高的必要性。同时,在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发布的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中指出,在汽车、电子、机械、轻工等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的行业,推动专业化、定制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关键环节的应用。

经过在智慧工厂场景中的不断训练及测试,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可在SPS智能分拣以及老化测试中进行应用,这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之路的又一次创新和探索。

全栈技术赋能场景

Walker可通过与无人搬运机器人AGV的联动,“嵌入”到高重复、低负载的生产流程中,从而提升工厂的效率及灵活性。其全栈式技术体现在以下方面:

自主手眼协调抓取技术:为实现抓取,Walker使用3D深度信息来检测物体的精确6D位姿,并生成成功率最高的6D抓取位姿。同时,基于单臂或双臂自主运动规划算法,可生成无碰撞的抓取路径,确保物体的成功抓取。

物体6D位姿识别技术:通过先进的视觉系统,Walker可在智慧工厂中自主识别需要操作的不同部件及工具,完成多样任务。物体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要求非常高,确保 Walker不会将不同的对象(如SPS组件)相互混淆。

高精度U-SLAM导航:应用高精度 U-SLAM 系统和语义导航,Walker可协调、收集和转移机器人组件。在SPS组件分拣过程中,Walker可依据进度通知AGV移动至下一位置配合,以加快流程。在任务完成后,Walker会通知AGV或其它设备,将其带至下一阶段。

操作空间避障:优必选科技为 Walker设计了包括上半身和手臂在内的安全操纵轨迹,让Walker在遇到路径上的障碍物及与之协作的AGV时能够主动避障。其难点在于,Walker使用其深度和超声波传感器准确检测其操作工作区内组件架、控制板、箱子等物体,并利用高级逆动力学模型和MPC,在抓取或操作物体时能够准确避开。

人形机器人赋予ChatGPT“物理身体”

深耕人形机器人行业11年,优必选科技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。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公司申请专利超过3100项,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600项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50%。从2015年立项开始,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已经实现了4次重大迭代。

据悉,Walker已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、沙特NEOM新未来城、中国科学技术馆、石家庄AI教育培训基地等场景应用落地。

来源: 光明网